搜惠州疾病/医院/医生
位置:惠州首页 > 惠州资讯 > 皮癣患者可以吃鱼吗

皮癣患者可以吃鱼吗

时间:2023-12-05 18:02:48 阅读:1880次

皮癣患者可以吃鱼吗?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皮癣患者可以吃鱼吗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3、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

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

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4、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

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

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什么人不适合吃鱼鱼肉营养好,味道鲜,而且补脑补身体的功效特别好,不少人都喜欢平时吃点鱼。

不过,吃鱼也是要忌口的,不同的鱼适合不同的人吃,不同的鱼不能搭配的食物也不同。

1、鲫鱼性味甘、温,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

忌口:不能与麦冬、沙参同用,不能与芥菜同食。

阳虚体质和素有内热者不能食用,易生热而生疮疡者也忌食,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

2、带鱼性温、味甘、咸,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润肤、补气、养血、健美的作用,适宜久病体虚,血虚头晕,气短乏力,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忌口:多食易动风发疥,过敏体质者、有麻疹、风疹及原因不明的皮肤瘙痒者,不宜食用,咳嗽气喘者也不宜食用。

另外,带鱼不能用牛、羊油煎炸,否则食后更易动风。

3、鲳鱼性味甘、平、淡,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之功效,尤其适合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者食用。

忌口: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应忌食。

再者其鱼子有毒,不可食用。

另外,鲳鱼也不能用牛、羊油煎炸。

4、黄花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同时,黄花鱼也不能用牛、羊油煎炸。

5、草鱼可以开胃、滋补,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眼目,很适合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吃。

忌口:不宜多吃,多吃则易发疮疡。

另外,女性在经期食用草鱼容易产生疲倦感、出现水肿症状。

6、鳜鱼性味甘、平,适宜体质衰弱、虚劳羸瘦、脾胃气虚、饮食不香,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7、鲢鱼可温中补气、暖胃、润泽肌肤,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产后脾胃气虚所致的少乳等症。

忌口:凡是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鲢鱼。

忌口:凡患有恶性肿瘤、淋巴结核、红斑狼疮、哮喘、小儿痄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痈疽、荨麻疹、皮肤湿疹等疾病之人均应忌食;素体阳亢及疮疡者慎食。

鲤鱼忌与绿豆、芋头、牛羊油、猪肝、鸡肉、荆芥、甘草、南瓜、狗肉、咸菜同食。

吃鱼中毒?鱼的这些部位千万不能吃人人都知道鱼是一种健康食物,孩子吃了聪明,成人吃了有益心脏。

然而,近几年,因为水体的污染,鱼类蓄积重金属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视吃鱼的安全性。

比如甲基汞,就是一种典型的通过鱼类摄入的重金属污染物。

它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语言和记忆障碍等。

体内汞含量轻微超标,对成人的危害并不明显,但能破坏胎儿和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认知行为,影响智力。

所以,孕妇、儿童和备孕女性一定要注意减少汞摄入。

为了掌握鱼体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情况和规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超市和农贸市场上最常见的鲫鱼进行了研究。

实验选取了市售400克、350克、200克、100克的鲫鱼,分别对鱼肉、鱼皮、鱼脑、鱼子进行了含量测定。

鱼龄越大,鱼脑和鱼皮中蓄积的汞就越多。

测定结果显示,200克以下的鲫鱼,鱼肉、鱼子、鱼皮、鱼脑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数值差异也不明显,都低于0.02毫 克/千克,远远低于国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随着鱼龄的增大,鱼肉与鱼子的汞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鱼脑和鱼皮的汞蓄积量明显上升。

350克的鲫鱼,其鱼皮和鱼脑的汞含量略有上升;而400克的鲫鱼,其鱼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鱼脑的汞含量竟达20倍以上。

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鱼头>鱼皮>鱼肉>鱼子。

以400克鲫鱼为例,鱼脑汞含量达到了0.36毫克/千克,为鱼子的20倍,鱼肉的15倍,鱼皮的6倍。

不过这一规律在200克以下的鲫鱼中并不适用。

鱼子加热后,汞含量降低。

对生鱼和熟鱼的对比研究发现,鱼脑、鱼皮和鱼肉内的汞含量并不能随着加热而降低。

但鱼子加热之后,汞含量大大下降,降低到0.008毫克/千克以下。

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鲫鱼的时候,最好买半斤以下的。

这样的鲫鱼鱼龄小,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很低,孕妇儿童都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购买了七两以上的鲫鱼,也不用担心,因为一般情况下鱼肉和鱼子都很安全,不过最好不要吃鱼头了。

建议大家去餐馆也要少点“泡椒鱼头”、“鱼头泡饼”等菜。

另外,对于“孩子吃鱼脑更聪明,吃鱼子会变笨”的传统观念也需要改改:鱼脑普遍更易蓄积重金属,儿童不宜长期吃;而鱼子营养丰富,又少有重金属富集的问题,可以适量食用。

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