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皮癣用什么药水好的快?一、皮肤真菌感染治疗药 1、浅部真菌病: 皮肤癣菌病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头癣等,还有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
2、深部真菌病: 皮下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抗生素类 ① 多烯类: A、两性霉素B——抗真菌活性最强,唯一可用于治疗深部和皮下真菌感染。
B、制霉菌素——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较高。
毒性大,不宜注射。
② 非多烯类:灰黄霉素。
2、唑类 ① 咪唑类(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
② 三唑类(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伏立康唑)。
3、丙烯胺类——萘替芬和特比萘芬。
为鲨烯环氧酶的非竞争性、可逆性抑制剂。
4、吗啉类——阿莫罗芬 ——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
5、吡啶酮类——环吡酮胺。
使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加,钾离子和其他内容物漏出,细胞死亡。
渗透性强,可渗透过甲板、渗入甲下,部分可进入甲床。
(二)、用药监护 (1)在症状消失后需再持续治疗1~2周——防止复发。
(2)在体、股、足癣尚未根治之前,禁止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加重病情。
(3)顽固、泛发或有免疫功能缺陷者——系统治疗,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口服。
二、外用糖皮质激素 醋酸氢化可的松、丁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糠酸莫米松、卤米松、醋酸曲安奈德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及抗增生。
(二)典型不良反应 1、加重用药局部的皮肤感染、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接触性皮炎、口周皮炎、痤疮、色素沉着或减退及多毛。
2、长期外用——激素依赖性皮炎。
3、长期大面积外用强效、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系统性不良反应,如库欣综合征等。
(三)禁忌证 1、皮肤溃疡或有皮肤萎缩的部位。
2、局部有明显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的疾病。
3、不应长期、大面积使用。
A、婴儿尿布皮炎尤应慎用,应限于5~7日内。
B、儿童使用强效激素制剂,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C、超强效激素制剂——只用于严重、顽固的皮炎、湿疹及银屑病皮损,且只能短期使用,皮损消退后即停药,再发再用。
二、用药监护 (一)用量尽量节俭——初始剂量宜小而停药应缓慢。
(二)注意用药部位 1、面部和阴部——皮肤柔嫩及皱褶——低浓度、弱作用 ——丁酸氢化可的松。
2、手掌足跖——强效——倍他米松或氯倍他索。
【附】皮肤科外用药物注意事项 (1)刺激性药物,如维A酸类制剂,应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逐步递增至高浓度、大范围。
(2)要考虑年龄、性别、皮损部位: 儿童——不宜使用强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 皮肤皱褶及黏膜——不应使用高浓度、刺激性药物。
(3)部位不同,吸收不同: A、前臂——涂布氢化可的松溶液,约1%被吸收,但在额部可高出6倍,在阴囊高出42倍;在跖弓则只有1/7。
B、炎症性湿疹皮肤——吸收量增加; C、脱屑性银屑病——吸收屏障几乎不存在。
D、外用糖皮质激素药之前,若能使皮肤的含水量增加,则药物的穿透可提高5倍。
因此,最好能先将皮肤浸泡于水中5min左右,随即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