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中药外洗方剂配方?黄药师之前介绍过很多风寒、风热感冒用药,但有很多读者反映,还是分不清风寒和风热的区别,或者有的时候风寒和风热,确实不那么明显。
这时候就没办法了吗?那可不是。
有一味中药,不论外感风寒还是风热,都能用,不仅能用,还非常好用,而且有的地方还拿它做菜,能药食两用。
这味中药就是——荆芥。
在《神农本草经》时代叫做“假苏”,有类似紫苏的香气。
中药荆芥荆芥最擅长的是“祛风解表”,它药性平和,对于感冒,不分寒热它都可以用。
中药荆芥用的是植物荆芥地上部分,荆芥有一个穗状的花,叫荆芥穗,也是中药,和荆芥作用差不多,祛风作用更好。
荆芥穗除了感冒之外,荆芥“祛风邪”作用,还能用于瘙痒、风疹、荨麻疹、疮疡、头疼、鼻塞、咽痛、咳嗽等多种因为“风邪”引起的疾病。
今天黄药师聊聊荆芥都有哪些妙用。
1、外感风寒荆芥有芳香气,味辛能发散,用于外感风寒,经常搭档另一种祛风解表中药——防风,组成CP。
有个经典名方,荆防败毒散,就是以这两味药为主。
对应的中成药是荆防颗粒,可用于外感风寒初起,怕冷发热,头痛,浑身酸痛,鼻塞清涕,胸闷咳嗽,痰多色白。
此时,可用荆芥配一些散风热药。
现代常用于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咽炎等属于风热者。
3、鼻塞、鼻涕多、鼻不闻香臭很多人感冒,最难受的就是鼻子不通气,让你整晚都休息不好,此时可用荆芥配白芷、辛夷、细辛、苍耳子等通鼻窍的药,一边祛风,清头目,一边通鼻塞,标本兼治。
如中成药辛芩颗粒、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中,都含有荆芥。
用于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过敏性鼻炎。
常见于各类外感病,或者其他症状好了之后,咳嗽久久不愈。
两个风咳方:喉科六味汤:荆芥穗、薄荷、炒僵蚕、桔梗、生甘草、防风止嗽散: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生甘草、紫菀(请根据个人情况辨证用量、加减)用于风邪犯肺,咳嗽咽痒,咯痰不爽利,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
5、咽喉痛、失声朱丹溪曾说“咽痛必用荆芥”。
荆芥能疏风清热,又能消疮毒,是治咽喉痛常用药之一。
代表方:疏风清热汤组成: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黄芩、赤芍、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牛蒡子、桔梗、甘草可用于各类感冒、流感、新冠等上呼吸道感染中后期,呈逐渐加重的趋势,吞发热头痛,咳嗽黄痰,咳嗽咽痛。
6、头痛头晕荆芥善于祛风邪,轻扬上达,能清利头目,可用于风邪所致头风头痛、头晕、目疾、耳疾。
比如中成药川芎茶调散/丸、芎菊上清丸、天麻头痛片等,荆芥合用于头痛的川芎、白芷、天麻等,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
如中成药荆肤止痒颗粒、消风止痒颗粒、荨麻疹丸等,都含有荆芥+防风,用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
但古人认为它是“血中风药”,最擅长治的是肠风下血,也就是便血。
重者如凉血地黄汤(生地、当归尾、地榆、槐角、黄连、天花粉、升麻、枳壳、黄芩、荆芥、侧柏炭、生甘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