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外洗中药方?广汗法是笔者“命名”的,“以正常出汗为目的的所有方法”的统称。
命名的意义在于:把治疗的目标直接定位于正常的出汗、定位于“表系统”的健康,而非疾病。
后发现其实质内容已经无数次获得了医学前辈的认同。
本文要谈的就是老中医朱进忠对“汗”的重视,资料源于《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皮肤病专辑》中的《寒闭热郁银屑病,孰多孰寡首辨析》一文。
银屑病……应是外寒闭郁,内有实热。
由于表寒、实热的比例不同,加之医者多不注意分辨热多寒少,寒多热少,常取效较慢,甚或缠绵岁月而致不治之证。
所用方剂,若脉紧而数,冬季甚者,可用葛根汤加减:葛根30~60克,麻黄15~3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生石膏15~30克。
若舌苔黄厚燥或黄腻,便秘尿黄,脉浮紧稍滑者,可用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10克,大黄3~6克,荆芥10克,麻黄10克,赤芍10克,连翘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石膏15克,滑石10克,薄荷10克,黄芩10克,苍术10克。
若便秘较重可加芒硝3克;并同时用艾叶10克,花椒10克,苦参30克,煎汤外洗。
若病程已久,脉缓,苔黄,可用桂枝大黄汤加减:桂枝15~30克,白芍30~60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甘草15~30克,大黄6~10克,并用艾叶30克,苦参180克,花椒30克。
煎水放入浴盆中浸泡,若能在浸泡时微有汗出更佳。
在应用大黄、芒硝时,只可让患者发生微泻,1日大便2次,不可让其大泻,若日大便5~6次,即应减量,甚则暂时停用硝、黄,否则其效必然不佳。
如邓某,男,59岁。
……今诊为表寒闭郁,里有实热。
处以防风通圣散加减内服。
30剂后诸证减。
50剂后,目赤消失,全身皮损明显变薄,用热水洗澡时有的部位微有汗出,有的皮肤已变为正常,鳞屑脱落亦明显减少,由每晨从被褥扫出1升减为半茶杯左右,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大见改善,舌苔黄白,脉缓。
此病由太阳阳明转为脾之太阴夹实。
本文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广汗法不仅是治疗银屑病等皮肤病的,而是与表系统障碍相关的所有疾病都可以用,如可用于心系统、肾系统、肢体经络系统疾病等;如果能用得灵活而全面,才不愧于中医八法第一法的美誉。
如一位患友本人是银屑病,他的家人是失眠、伴有严重的四肢厥逆;病虽不同,但经笔者应用广汗法同样起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汗法,古人难道只是把它当做发散治疗外感病初期的方法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